• 惠州学院学报

惠州学院学报杂志简介 【非官网】

《惠州学院学报》是惠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。创刊于1981年,它的前身是《惠阳师专学报》,1994年更名为《惠州大学学报》,为季刊。2002年刊名更改为《惠州学院学报》,刊期为双月刊,每年第1、2、4、5期是哲学社会科学版,第3、6期为自然科学版。《惠州学院学报》乃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,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,国内刊号为CN44-1553/z;国际连续刊号为ISSN1671-5934。......

所属分类: 首页 / 核心期刊目录 /人文社会科学/社会科学Ⅱ辑 /教育综合

期刊级别:国家级期刊

栏目设置:政治、哲学、经济、文学、语言、宗教、艺术、历史、数学与计算机、化学、物理与技术科学、生命科学、教育研究

收录与荣誉:知网收录, 维普收录, 万方收录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

期刊复合影响因子:0.139

期刊综合影响因子:0.205

立即咨询

惠州学院学报杂志基础信息

主管单位:

惠州市宣传部

主办单位:

惠州学院

国际刊号:

1671-5934

国内刊号:

44-1553/Z

出版地方:

广东

邮发代号:

创刊时间:

1981

发行周期:

双月刊

审稿速度:

1-3个月

惠州学院学报杂志社简介

《惠州学院学报》是惠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。创刊于1981年,它的前身是《惠阳师专学报》,1994年更名为《惠州大学学报》,为季刊。2002年刊名更改为《惠州学院学报》,刊期为双月刊,每年第1、2、4、5期是哲学社会科学版,第3、6期为自然科学版。《惠州学院学报》乃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,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,国内刊号为CN44-1553/z;国际连续刊号为ISSN1671-5934。

《惠州学院学报》本刊一贯执行党和国家新闻出版政策,贯彻“百家争鸣,百花齐放”的方针,坚持理论联系实际,追求“深刻的理论性、鲜明的地方性和有益的实用性”的办刊宗旨,实行开放式办刊,以介绍、反映惠州学院及惠州市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主,同时与学术界广泛交流,注重吸收全国各地的优秀稿件,以期提高刊物质量,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和为发展经济服务。“以质量求生存,以特色求发展”,积极探索,大胆创新。本刊设有政治、哲学、经济、文学、语言、宗教、艺术、历史、数学与计算机、化学、物理与技术科学、生命科学、教育研究等栏目,其中“苏轼研究”和“惠州研究”专栏已逐步形成特色,引起了读者的关注。

《惠州学院学报》本刊在突出办刊特色的基础上,学术质量不断提高。1999年,我刊在首届全国文科学报评优活动中,荣获质量进步奖;并获第二届广东高校学报三等奖。2003年4月,又获首届《CAJ-CD规范》执行优秀期刊奖。2006年5月,被评为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。自1995年以来,我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已先后有5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复印。获奖情况:《CAJ-CD规范》执行优秀期刊、广东省高校学报三等奖(第二届)。


惠州学院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

1.《惠州学院学报》文章题目: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;

2.《惠州学院学报》作者姓名。

3.《惠州学院学报》作者单位:单位全称、省市名、邮政编码;

4.摘要: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,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。一般不超过200字;

5.关键词: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,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-8个,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。以上5项须对应用英文译出;

6.基金项目: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标识.注明基金项目名称,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;

7.作者简介:包括出生年代.性别.民族(汉族略).籍贯.职称.学位及研究方向等;

8.正文:字数一般在8000以内,用A4纸打印,稿件一经被本刊采用,须提交电子文稿。文内所附图表力求简明清晰,采用三线表;

9.参考文献: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,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,同一文献出现多次,只用同一标号,具体卷次、页码标在文中引文后。


上一条: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

下一条: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

首页

打电话

发表咨询